《我不是药神》主创三巨头的电影殊途
本文头图:2018年7月2日,宁浩、文牧野和徐峥在电影《我不是药神》北京首映礼上。
作者丨姜东瀛
娱乐资本论丨河豚专栏
导语
三个人有一个奇妙的宿命关联,每六年,一个人冲天一次,2006年,宁浩是中国电影的导演新人王,2012年,徐峥是中国电影的历史票房王,而2018年,文牧野锁定的,是中国电影的人心。
中国娱乐圈70后这拨最有影响力的男演员里,徐峥可能是最不在意身材的,黄磊都比他强,不说大腹便便,就算他不拎保温杯,油腻大叔的轮廓,一个细节都跑不了;李晨,黄晓明,陆毅那个块是健身教练级的;邓超打篮球,夏雨玩儿滑板,孙红雷、黄渤乃习舞之人,佟大为好养个生,陈坤的体质不可能臃肿,郭德纲吃得其实很素。可就这么一个徐峥,完成了一次最好的戏路转型,一个演员身份的他,值得说的太多。
“山争哥”是《药神》点映后,比他年轻的自来水观众们集体奉上的一份尊称,这个仗义的外号,代表着观众对人物形象的认可和共鸣,电影叙事中的“典型”人物就这么迅速而直接地嵌入到人心。
影视剧本创作过程的最大争议莫过于“人物立不立得住”,这个问题只有观众的感情代入,才能给出终极答案,创作者的纠结普遍都不太有用。立得住是一种什么体验,看戏的人把你的角色看成你的本我,就像当年再怎么少儿不宜,“山鸡哥”也是陈小春的最大名片。
2012年底的贺岁档,徐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神迹,拿下中国电影自有票房纪录以来的总冠军,成为第一个跨入十亿票房俱乐部的导演大佬,代表光线影业的王老板,击败了此前垄断票房市场多年的华谊兄弟王老板们和冯小刚,而且获胜的样子从票房数字比较上,还很好看。
这一切用了七年,从电影市场复苏刚开始的商业片《爱情呼叫转移》,到他帮助新人导演宁浩的院线处女作《疯狂的石头》进行客串,再到他自己玩票的《夜店》,以及中规中矩的《人在途》《摩登年代》,这之间,还经历了命途多舛的《无人区》,不拍电视剧挣快钱的徐峥确实特立独行,七年来,在圈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都是电影,但成绩却平庸到没话说。
有记者讲,徐峥除了拍电影,还经常在上海处理自己非影视生意的“个人事务”。
就是这么搂草打兔子的有一竿子没一竿子,不在计划内的封神,通过一部《泰》,惊喜地无约而至。王长田在支付了徐峥的合同片酬后,又向媒体表示,为了尊重导演的智力成果,超额票房部分,光线愿意主动给徐峥导演分成。电影从业者清楚,不是王长田大方,而是徐峥的一飞冲天,导致了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巨大变化,华谊独大就此打破,光线终于确立自己和博纳,万达的同等市场竞争地位。
之后,徐峥在电影圈的开挂,就是怎么拍怎么有了,给宁浩当男一的《无人区》重见天日,与黄渤共同领衔主演的《心花路放》,自导自演的《港》连续两年拿下国庆档票房冠军,《催眠大师》《幕后玩家》的吆喝声也不赖,一路顺风顺水,势如破竹的徐峥,谁也想不到,还有大招没放。
徐峥的角色规律是对中年危机的不同诠释,他的角色都是在困境中纠缠,在筋疲力尽中撕扯生活本质,看清真相后依然回归生活。套用一句杜拉斯的句式就是:电影是徐峥的不死欲望,而徐峥诠释的角色,都在传达“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徐峥在中年危机类型化的角色创造上,长期不断地挑战自己,《我不是药神》就是这种连续挑战下的终成正果。
宁浩的事业曲线和徐峥的发展曲线是缠绕伴随的,可谓称得上“焦不离孟”,加上黄渤,这组铁三角,地球人都知道。
狗年是宁浩的幸运之年,2006年的暑期档,刘德华扶持的宁浩交出了当年的现象级作品《疯狂的石头》,在郭涛,徐峥还没有票房影响力,黄渤、王迅还默默无名的时候,为中国电影繁荣的开启,宁浩贡献了第一缕新鲜空气,他拍独立电影,被刘德华挖掘的励志故事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黄渤不是主角,却光芒四射的表演也成为了街谈巷议,电影爆红实现了多赢,宁浩马上成为娱乐圈、电影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新生代电影导演的代言人,盖过了他的同行,他的山西老乡贾樟柯,虽然贾樟柯在当年的《三峡好人》也是成就非凡。
不止于此,宁浩的老婆被拍到和赵薇是北电的研究生同班同学,关系匪浅;宁浩自己也向媒体感叹,《疯狂的石头》影响力所带来的后续工作机会,终于可以把房贷一次性还清了,那会儿的北京房价,均价七千。《疯狂的石头》红利有哪些呢,随便说一个例子,巅峰期的李宇春找到了宁浩执导筒,专属定制MV。
此时的文牧野,在长春已经读完了一半儿的本科,浸淫于广播电视编导这个专业里,他没有选择,必须用DV,在嘈杂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训练自己捕捉故事和观察人物的敏锐度,他观看电影的渠道必须经过BT、电驴或者迅雷的种子收集与下载,再不济就大街上淘一淘经典电影的DVD5、DVD9,电影院和屏幕那会儿对大学生来说,还是不那么亲民。文牧野曾说,他大一在确认老师对其短片肯定的眼神后,决意立志做电影,那电影杂志就是少不了的,《大众电影》是给老干部看的,《看电影》才是年轻人会瞅瞅的。
2005年,冯小刚停产,张艺谋在暑期档的《千里走单骑》和陈凯歌在贺岁档的《无极》构成了中国电影当年的最大话题,那就是第五代学院派导演的商业化电影之路全线铺开,刚上大二的文牧野,不可能抵挡得住《看电影》杂志的这种封面标题:《张奏凯歌,陈为艺谋》,梦想再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属性,要求文牧野也得先从培养对社会新闻的画面感觉,渐次寻找拍摄短片的影像感觉。
文牧野的本科四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冰融,复苏,发展,繁荣的全过程,大片化,大制作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而国师老谋子的电影创作陷入半停滞状态,除了《千里走单骑》的高仓健息影之作,《满城尽带黄金甲》蹭周杰伦热度的装修拼盘儿,暂别影坛,毕竟奥运会开幕式的任务是历史使命,探索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是艺术的跨界追求,这些,老谋子不能舍。
陈凯歌因网络恶搞视频鼻祖《一个馒头的血案》的互联网发酵,艺术生命遭受巨大打击,好不容易借《梅兰芳》翻身;冯小刚先抑后扬,觉得古装大片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的他,在《夜宴》透支其影迷之后,果断意识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毒圈儿有多深,不敢再瞎来,老老实实找到刘恒,好好弄出了一部战争片的人性突破之作《集结号》,随后和王朔和好,轻松搞出来的《非诚勿扰》,回归自己最擅长的贺岁喜剧。
第六代导演在商业上的成功乏善可陈,还是宁浩在独自扛旗支撑门面,然而《疯狂的赛车》票房虽佳,可是过度依赖黄渤和偏重剪辑炫技的做法已见端倪;陆川磕磕绊绊的诚意之作《南京南京》遭遇滑铁卢式的黑天鹅。另外,世界级华人大导吴宇森的《赤壁》差强人意,李安的文艺片《色戒》却口碑不俗。姜文王者归来,却拍了让人看不懂的《太阳照常升起》,张元,张杨,徐静蕾,王小帅,顾长卫,侯咏的电影确实满足了自己的风格,但在市场上根本不灵,观影人群虽然平稳增加,国产电影的力道却还是不及中港合拍,梁朝伟,金城武,甄子丹,陈可辛,成龙大哥在当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影响力中,是起到支配性作用的。
以上这些,文牧野都会看到,他找不到现实主义电影的强片力作,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电影观众,还不成熟。
带着电影信仰和理想,文牧野考了三年的北电导演系研究生,艺术的深造之路,尤其考研二战三战这种,是异常艰辛和糟心的,自己怎么去坚持和放弃,如何抵御意志上的瓦解,是一件特别磨心性的事儿,要不是真的爱电影,不会有人到了26岁,还在绞尽脑汁地想着钻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儿。
文牧野如愿成为了北电学生,一不小心还登门入室,摇身一变为第五代导演翘楚田壮壮的关门弟子。田壮壮的母亲是演过“江姐”的,举国皆知的老艺术家于蓝,而他的导演生涯亦不乏精品,《狼灾记》《盗马贼》的艺术水准都属上乘,但是导演身份的田壮壮又是一个比较拧巴的电影人,他对艺术的要求之苛刻,曾经很长时间与这个时代的演进渐行渐远。
田壮壮的巅峰之作出现在1993年,那是一部叫《蓝风筝》的电影,濮存昕吕丽萍主演,文革背景的题材,被禁,而彼时很奇妙,经典频出,审查却多不通过,93年的姜文,弄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93年的陈凯歌,弄出了《霸王别姬》,94年的张艺谋,弄出了《活着》。
这四部,毫无争议是中国影史的前十扛鼎之作,然而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当时合规。今天我们通过不成文的方式,是能看到这些当年的禁片,25年过去,很多东西已经脱敏,监管者的一些视角也不再闭塞,社会环境早已宽松,但这几个大佬在当年的敢想敢试,也是着实以付出艺术生命,牺牲旺盛创作力为代价的。
什么意思?当年遭遇被禁,就没人没单位敢找你拍电影,即便你拍,也会习惯性的被打入审查冷宫,王朔想不通这个理儿,他就出了国;而冯小刚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也是他后来屡屡抱怨审查制度,旧恨难消的由头,因为,当年《我是你爸爸》《一声叹息》是连续被枪毙的。
文牧野出师后,他的师傅却开始淡出导演,做起了演员,而且做的风生水起。演而优则导的不止冯小刚演的老炮父亲,田壮壮这两年接连在张艾嘉《相亲相爱》,刘若英《后来的我们》中扮演别有味道的父亲,成为了这类角色的专业户。无独有偶,十五年前,徐静蕾的处女作《我和爸爸》也找了著名的叶大鹰导演来搭档父亲。导演的“父爱”形象,可见一斑。
文牧野在《药神》里,把父爱元素克制得比例适当,徐峥的诸多社会身份中,“父爱责任”只是前期人物行动理由的解释剂,满足的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这种匀称的人物情境和行为逻辑,在各个人物关系的设置中,紧凑而清晰,严谨而工整。影片后半,文牧野安排徐峥挣脱了“父亲”的使命范围,让一个“父亲”从维持家庭生存的拼搏“小我”,跨越到救死扶伤的博爱“大我”,从对“小家”的“小市民”观照,不断推进演绎故事走向,直至连接上帝视角,完成了一个强大的普通人释放善良力量的壮举,这一切的起点,在“父亲”。
《我不是药神》它到底弥补了中国电影类型片的什么弱项,文牧野在把脉现实主义题材的如鱼得水中,究竟做对了什么,为什么一鸣惊人,能把自己的院线处女作植入了殿堂级的品质,说到底,是颠覆了表达的无力,是拒绝形而上的真空。作为观众,我们每个人都会耳熟能详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不可抗拒的,进退两难的社会问题,可是我们看不到有关这些问题的理性电影化表达,是真的看不到,看到的大多数很激进,缺乏推敲性,只有严肃性,不具现实性。
隔靴搔痒的,言之无物的,无病呻吟的伪现实主义,很多创作者身处其中却不自知,对电影剧本的理解存在严重的商业误会和艺术迷离,读书少,见闻寡,资料薄,却把套路变化并不明显的烂俗剧情奉为圭臬,对人物关系建构和行为逻辑的洞察视而不见,总之,他们不了解自己架设的故事。
文牧野之厉害,包含在创作之外的电影观,他深刻理解电影和体制的依存关系,知进退,知得失,知轻重。
在宣传策略上,宁浩给他配置的团队能用喜剧的包装,给电影的内核做“障眼法”营销,在电影全片语境的探索上,法、理、情并行不悖的叙事逻辑线相互缠绕交织,却各自有所交待,用角度的平衡,去呈现人的困境与制度困境不可避免的终极冲撞,尽力弱化情绪泛滥的失控,冷静克制又充满温暖,这样的智慧,给审查体制腾挪出足够的容忍度,可惜的是,很多中国有才情的导演终其一生,不懂这个道理,也没有这个本领。
至少文牧野的师傅25年前做不到的,徒弟做到了。
很多人会拿《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与《我不是药神》做横向比较,在专门看了前者之后,我不以为意,至少在叙事节奏的合理控制,在人物表现的丰富性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弱了几个段位,而就男主角的表演呈现上,徐峥的张力和变化,显然更胜一筹。
文牧野成功的文本基础是新闻故事化IP的可扩展性,深度新闻报道取材的现实主义电影将会是商业电影创作领域不可阻挡的趋势,新闻的责任是拓展洞见和认知,而电影,吸引的是大众感性情绪的专注。
在《我不是药神》周四提档开画前的最后一次主创见面会上,文牧野说:
“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大家应该立足国情,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知不尽如人意的周边现实,你们可以看到很多事情的多面性,复杂性和无奈,甚至无解,但是怎么样的去推进变革,是电影表达的应有之义,我要特别强调电影尾部呈现的,自医保统筹建立以来,一串串国家药物法规制度的更新和政策调整,这些变化非常重要,管理者的努力我们应该看到,给制度一些时间。”
相关阅读
- 2023-10-19娜慕莉:用天然成分和科研创新打造国货护肤品之光
- 2023-09-1512万人次食品人齐聚上海,第21届全食展全面提振行业信心与动力
- 2023-09-12上海第21届全食展重磅开幕,首日58168人次迎来开门红
- 2023-08-19首付68万起 共有产权住房京能·西山印8月21日起面向全城开启网申
- 2023-05-29北焦奥莱荟项目启动,东五环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
- 2023-05-20传民族文化 度长情端午
- 2023-05-11早鸟立减限时购|唐宫手工豪粽,预售端午好礼率先上线
- 2023-05-05粽享人生 一旺到底 旺顺阁2023端午粽子礼盒上线
- 2023-04-18科创幸福宝山,乐享公益体育 2023上海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动 新闻通
- 2023-03-19京华楼饭庄携手甄建军大师重现老北京庄馆菜